港通企家-专注全球公司注册-银行开户服务-海外会计财税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13686467824
  • TC001716、TC006080

新加坡EP政策历年调整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5-08-12 14:07:44 阅读数:
摘要:新加坡的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简称EP)是吸引海外人才进入新加坡工作的重要政策工具。自1996年推出以来,EP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变化以及国际竞争

新加坡的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简称EP)是吸引海外人才进入新加坡工作的重要政策工具。自1996年推出以来,EP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变化以及国际竞争环境。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本地劳动力结构的演变,新加坡政府对EP政策进行了多轮优化,旨在平衡外来人才引进与本地劳工就业之间的关系。

2017年,新加坡人力部(MOM)宣布将EP的最低薪资门槛从3,500新元提高至4,500新元,这一调整旨在确保只有高技能人才才能获得EP,从而提升整体劳动力素质。同时,该政策也引发了部分企业的担忧,认为这可能增加人力成本,影响其竞争力。对此,政府随后推出了一些过渡性措施,如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豁免,以缓解政策带来的冲击。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新加坡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大量企业面临裁员或业务缩减的压力。为稳定就业市场,政府在2021年对EP政策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将最低薪资门槛暂时下调至3,500新元,但仅适用于特定行业,如科技、金融、医疗等关键领域。此举意在鼓励企业在困难时期继续雇佣外籍人才,维持行业的正常运作。政府还放宽了部分职位的审批流程,加快了EP的发放速度,以帮助企业尽快恢复运营。

2022年,随着经济逐步复苏,新加坡政府开始重新审视EP政策,以确保其既能支持企业发展,又能保障本地劳工的就业机会。同年,人力部宣布将EP的最低薪资门槛再次提高至5,000新元,并扩大适用范围,涵盖更多中高级职位。这一调整被认为是为了吸引更多高薪、高技能的外籍人才,推动新加坡在全球人才竞争中的地位。

与此同时,新加坡也在加强对外籍人才的管理,防止“滥用”EP的情况发生。例如,2021年推出的“雇主责任制度”要求雇主对其所雇佣的外籍员工负起更多责任,包括提供合理的工作条件、遵守劳动法规等。政府还加强了对违规使用EP的处罚力度,如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罚款或吊销其雇佣外籍员工的资格。

除了薪资门槛的调整,EP政策还涉及其他方面的改革。例如,2023年,新加坡推出了“职业转换计划”(Career Conversion Programme),鼓励外籍人才通过培训和再教育,转向本地劳动力市场更为紧缺的行业。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外籍人才的技能水平,也为本地企业提供了更多可选的人才资源。

在技术人才方面,新加坡政府也加大了对IT、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支持力度。2022年,人力部宣布将EP的审批时间缩短至两周以内,以加快高科技人才的引进速度。针对某些短缺岗位,政府还推出了“特殊许可”机制,允许企业根据自身需求灵活申请EP,而无需完全依赖现有的薪资标准。

总体来看,新加坡EP政策的调整始终围绕着“高质量人才引进”和“本地劳工保护”两大核心目标展开。尽管政策在不同阶段有所波动,但其总体方向是朝着更加精细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未来,随着全球人才竞争的加剧和新加坡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EP政策仍将继续优化,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获取相关业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