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通企家-专注全球公司注册-银行开户服务-海外会计财税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13686467824
  • TC001716、TC006080

稳定币牌照为何遭金管局与证监双重降温?

发布时间:2025-09-09 14:40:21 阅读数:
摘要:近年来,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持续发展,稳定币作为一种与法币挂钩的数字货币,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跨境支付、DeFi(去中心化金融)和数字资产存储等领域,稳

近年来,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持续发展,稳定币作为一种与法币挂钩的数字货币,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跨境支付、DeFi(去中心化金融)和数字资产存储等领域,稳定币因其价格相对稳定、流动性强等特点,受到投资者和机构的广泛关注。然而,近期关于稳定币牌照的申请却遭遇了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及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的“泼冷水”,引发市场热议。

据《彭博社》报道,2024年年初以来,多家国际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向香港金管局提交了稳定币发行牌照的申请,希望借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拓展业务。然而,金管局在审查过程中表现出审慎态度,要求申请人提供更加详尽的风险管理方案,并对稳定币的储备资产、流动性保障机制以及监管合规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证监会也对稳定币涉及的证券属性进行了重新评估,认为部分稳定币可能具备证券特征,需纳入更严格的监管框架。

这一系列举措的背后,反映出监管机构对稳定币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尽管稳定币被设计为与法币或一篮子资产挂钩,以保持价格稳定,但其背后的实际资产是否充足、透明度如何、是否存在过度杠杆操作等问题,仍是监管者难以忽视的隐患。例如,2023年美国的算法稳定币 TerraUSD 事件,导致数十亿美元的市值蒸发,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信任危机。类似事件的发生,使得监管机构不得不加强对稳定币的审查力度。

稳定币的广泛使用还可能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产生深远影响。一旦稳定币规模达到一定体量,其发行方可能会对市场流动性、利率水平甚至国家货币政策形成间接干预。尤其是在跨境交易中,稳定币的使用可能绕过传统银行体系,增加监管难度。金管局和证监会的谨慎态度,实际上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提前防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监管机构态度趋于严格,但稳定币本身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创新价值。它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的支付手段,降低了跨境交易的成本,同时也为金融机构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了可能性。例如,一些银行正在尝试将稳定币与传统金融服务结合,推出基于区块链的结算系统,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然而,这种创新必须建立在安全、透明和合规的基础之上。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探索稳定币的监管框架。例如,欧盟正在推进《加密资产市场法案》(MiCA),试图为稳定币设定统一标准;美国则通过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逐步明确稳定币的法律地位。相比之下,香港作为连接亚洲与全球的重要枢纽,在稳定币监管方面采取的审慎策略,既符合国际趋势,也有助于维护本地金融市场的稳定。

从市场反应来看,金管局和证监会的“泼冷水”并未完全扼杀稳定币的发展潜力,反而促使相关企业更加重视合规性和风险管理。许多机构开始调整战略,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确保自身业务符合监管要求。同时,这也推动了行业内部的技术创新,如开发更透明的储备资产审计机制、引入第三方托管服务等,以提高市场信心。

稳定币牌照的审批收紧,是监管机构在面对新兴金融工具时的一种正常反应。它反映了监管层在促进金融创新与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平衡考量。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在合规的前提下,稳定币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为全球金融体系带来更多的便利与活力。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获取相关业务资料。